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,一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的交匯部位,受太平洋板塊、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,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,因此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發生最嚴重的國家之一。我國的地震活動分布范圍廣、頻率高、強度大、震源淺,幾乎所有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都發生過6級以上強震。20世紀以來,全球7級以上強震之中,中國約占35%;全球3次8.5級以上巨大地震,有2次發生在中國大陸。一次是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,造成23萬多人死亡;一次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,造成24萬多人死亡。208年5月12日,汶川大地震,房屋倒塌,人員傷亡,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8451億人民幣。統計表明,我國的陸地地震竟占全球陸地地震的1/3,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,而因地震死亡的人數竟達到全球的1/2以上。二十世紀以來,我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800余次,從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來看,地震是群害之首。地震中建筑機電設備的損壞包括消防管道,水電氣等管線的損壞,直接導致消防功能失效,同時引起火災等次生災害,使傷亡人數大大增加,甚至超過建筑物倒塌等直接災害導致的傷亡,由此,建筑物全面的抗震設防不應只是建筑結構的抗震設防,同時還應包括建筑機電的抗震設防。
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,一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的交匯部位,受太平洋板塊、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,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,因此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發生最嚴重的國家之一。我國的地震活動分布范圍廣、頻率高、強度大、震源淺,幾乎所有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都發生過6級以上強震。20世紀以來,全球7級以上強震之中,中國約占35%;全球3次8.5級以上巨大地震,有2次發生在中國大陸。一次是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,造成23萬多人死亡;一次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,造成24萬多人死亡。208年5月12日,汶川大地震,房屋倒塌,人員傷亡,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8451億人民幣。統計表明,我國的陸地地震竟占全球陸地地震的1/3,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,而因地震死亡的人數竟達到全球的1/2以上。二十世紀以來,我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800余次,從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來看,地震是群害之首。地震中建筑機電設備的損壞包括消防管道,水電氣等管線的損壞,直接導致消防功能失效,同時引起火災等次生災害,使傷亡人數大大增加,甚至超過建筑物倒塌等直接災害導致的傷亡,由此,建筑物全面的抗震設防不應只是建筑結構的抗震設防,同時還應包括建筑機電的抗震設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