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通專篇
一、方案依據
1、《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》GB 50981-2014
2、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》GB 50011-2010
3、《建筑機電設備抗震支吊架通用技術條件》CJ/T476-2015
4、國家、省、市現行的其它建筑節能相關的法律、法規。
二、方案范圍
1、防排煙風道、事故通風風道及相關設備
2、矩形截面面積大于等于0.38平方和圓形直徑大于等于0.70米的風道
三、方案要求
1、防排煙風道、事故通風風道抗震支撐最大設計間距9米,縱向抗震支撐最大設計間距18米;
2、管道兩端設置側向抗震支撐,抗震支撐間距超過最大設計間距時,應在中間增設抗震支撐。
3、水平管線在轉彎處0.6m范圍內須設置側向抗震支撐。
4、門型抗震斜撐必須至少由一個側向支撐或兩個縱向支撐組成。
5、實際間距需經計算進行調整。
6、節點分布需考慮管徑轉變和旁通等因素。
7、荷載及長細比將影響節點分布。
四、抗震解決方案
暖通專篇
一、方案依據
1、《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》GB 50981-2014
2、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》GB 50011-2010
3、《建筑機電設備抗震支吊架通用技術條件》CJ/T476-2015
4、國家、省、市現行的其它建筑節能相關的法律、法規。
二、方案范圍
1、防排煙風道、事故通風風道及相關設備
2、矩形截面面積大于等于0.38平方和圓形直徑大于等于0.70米的風道
三、方案要求
1、防排煙風道、事故通風風道抗震支撐最大設計間距9米,縱向抗震支撐最大設計間距18米;
2、管道兩端設置側向抗震支撐,抗震支撐間距超過最大設計間距時,應在中間增設抗震支撐。
3、水平管線在轉彎處0.6m范圍內須設置側向抗震支撐。
4、門型抗震斜撐必須至少由一個側向支撐或兩個縱向支撐組成。
5、實際間距需經計算進行調整。
6、節點分布需考慮管徑轉變和旁通等因素。
7、荷載及長細比將影響節點分布。
四、抗震解決方案